时间:2023/4/4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好 http://disease.39.net/bjzkbdfyy/170909/5686247.html

暑气消散,中秋刚过,又是一年秋分。

秋分的“分”实际上就是一半的意思,在秋分这一天,太阳直射赤道,达到黄经度,南北半球昼夜平分。

董仲舒曾言: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

秋分,正是一年中难得舒服的好时候,它平分了昼夜,平分了秋季,也平分了秋色——北国银杏叶黄,南方丹桂飘香。

这个特殊的节气,历来都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期待,唐宋数朝近千年盛大热闹的秋社虽然已成为一篇泛黄的书页,但亿中国人数千年的奋斗,哪里是能说忘就忘。

古代的秋分前后被叫作“秋社”,在彼时的大宋,那是一个万民狂欢的日子,人们做社糕、吃社饭、喝社酒、看赛神,而如今的秋分也有一个分量厚重的别称——

中国农民丰收节。

秋分前后,是秋收、秋耕、秋播的大忙季节,其中秋收可谓是重中之重——五谷满仓、瓜果飘香,华夏大地一片丰收景象。

中国人对粮食的关心,可谓是刻在骨子里,流淌在血液上。

从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到中国数以亿万计的农民,他们都在默默用自己的辛勤劳动,努力让14亿多人的饭碗端得更牢!

年,中国人种出了亿斤粮食,约占世界谷物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,就种粮而言,中国山地占比大,人均耕地面积也较低,在如此不优渥的条件下,为何能创造如此奇迹?

这还得从华夏文明的两条母亲河——黄河、长江说起。

黄河:华夏文明的缘起

这里不仅是中华文明崛起的重要根基,大约一万年前的时候,还是华夏先民最早定居农作的区域,他们逐渐走出渔猎生活,在这里种植其黍、粟等农作物。

黄河岸边,距今八千年的大地湾遗址和六千多年前的半坡遗址,一个是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农耕遗址之一,一个还遗留着先民保存的炭化的粟和菜籽。

这个大粮仓,横跨河北、河南、安徽几省,包括一整个山东,地形以平原为主,人口又密集,水源又充沛,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“菜篮子”。

在这个产粮基地里,河北是中流砥柱,不管是种植粮食上还是种植蔬菜上,山东的成绩都有目共睹,称得上一句“文武双全”,但要说最“中”,当属河南。

河南,这个刻着中国最早农耕印记的“农业怪兽”,以占全国6.2%的耕地,生产了中国10%的粮食,不但喂饱了这个中国第一农业人口大省,更是每年外调亿斤,供给全国。

鱼米之乡:长江

不管是“湖广熟,天下足”“苏湖熟,天下足”,亦或是“熟则天下仓廪皆满”,一个“熟”字足以贯穿长江的前世今生。

沿着长江从西到东,都是以“鱼肥米香”著称的肥沃之地,成都、苏湖、苏常、苏松、两湖、湖广……“熟”的地域边界不断被拓宽,中国人也将长江与“富庶”牢牢捆绑在了一起。

虽说改革开放后,以往的南粮北运已逐渐演变成北粮南运,但不尽长江滚滚来,依然有“水乡泽国”安徽、江苏与“天府之国”四川这三位“兄弟”一起,有力撑起14亿中国人的餐桌。

从北大荒到北大仓:关外新江南

年后,共和国长子东北从“北大荒”一跃成为“北大仓”,这是每个中国人都津津乐道的故事之一。

三江平原、松嫩平原上,“白山黑水”养育的黑土地,被誉为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,“插根筷子也发芽”,实在不算夸张。

有一种大米以“东北”命名,而东北哪里的大米最好吃是人们经久不衰的议论题,从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到接天连地的稻田,今天的东北地区,,称得上是中国粮仓的“压舱石”,它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/4,调出量占全国的1/3。

而主体位于绥化及周边地区的黑土地,也造就了中国第一产粮大省——黑龙江。

年,中国的土地上产出了6.69亿吨粮食,小麦和水稻依然是主力军,其中水稻年产量超过2.1亿吨,从南至北,从宝岛台湾到热土海南,从黑龙江大兴安岭南麓到新疆天山脚线,处处稻浪翻滚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pingyuanzx.com/pyxxw/18231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